阿里CEO吴泳铭的AI观点
2025-10-14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科技企业纷纷布局AI赛道。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战略动向备受关注。而阿里集团CEO吴泳铭自上任以来,多次在公开场合阐述他对人工智能的深刻洞察与战略布局,展现出一位技术出身高管对未来的清晰判断和前瞻思维。

吴泳铭认为,人工智能正处在从“技术突破”迈向“产业融合”的关键阶段。他强调,过去几年大模型的爆发式进展,已经让AI具备了理解、生成和推理的能力,但这仅仅是起点。真正的价值在于将这些能力深度融入实际业务场景,推动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升级。在他看来,AI不应只是实验室里的“炫技工具”,而应成为驱动生产力变革的核心引擎。

基于这一理念,吴泳铭提出“AI驱动商业进化”的核心战略。他认为,阿里的电商平台、物流网络、云计算服务等庞大生态体系,为AI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应用土壤。通过将AI技术嵌入商品推荐、供应链优化、客户服务、广告投放等环节,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运营效率,还能创造全新的用户体验。例如,在淘宝和天猫的搜索推荐系统中,AI已能根据用户的浏览行为、消费习惯甚至情绪倾向进行个性化匹配,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服务。

与此同时,吴泳铭也清醒地认识到,AI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基础设施之上。因此,他大力推动阿里云在算力、框架和模型层面的全面投入。他指出,未来AI竞争的本质是“全栈能力”的比拼——从底层芯片到训练框架,从大模型研发到应用部署,任何一个环节的短板都可能制约整体发展。为此,阿里持续加大对自研芯片(如含光)、深度学习框架(如PAI)以及通义大模型系列的投入,力求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吴泳铭并不主张盲目追求“通用人工智能”或“超级模型”。他认为,现阶段更应聚焦于“垂直领域”的深耕细作。在他看来,行业知识与AI能力的结合,才是释放价值的关键。比如在医疗领域,AI可以辅助医生进行影像诊断;在教育领域,AI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在制造业,AI可用于预测设备故障、优化生产流程。这些具体场景的需求远比“全能型AI”更为迫切,也更具商业可行性。

在谈及AI伦理与社会责任时,吴泳铭表现出高度的审慎态度。他多次强调,技术本身没有善恶,但使用方式决定其影响。阿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AI发展原则,确保算法公平、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他还倡导建立行业共治机制,推动制定透明、可解释的AI治理标准,防止技术滥用带来的社会风险。

此外,吴泳铭特别重视人才在AI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他认为,未来企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为此,阿里持续推进“技术人才回流计划”,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加入,并通过内部培养体系打造复合型AI团队。他鼓励技术人员走出舒适区,深入业务一线,真正理解客户需求,从而开发出有温度、有价值的产品。

展望未来,吴泳铭坚信,AI将成为继移动互联网之后最重要的技术浪潮。但他也提醒团队,不能陷入“为AI而AI”的误区。所有的技术创新,最终都要服务于商业本质——创造客户价值、提升组织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在他主导下,阿里正逐步形成“以AI为核心驱动力、以场景为落脚点、以生态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总的来看,吴泳铭的AI观点兼具战略高度与实践深度。他既看到了技术变革的历史机遇,也清醒把握住落地应用的关键路径。在他的引领下,阿里巴巴正从一家电商公司加速转型为一家以AI为底座的科技企业。这场深刻的自我革新,不仅关乎阿里的未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数字经济的整体走向。

15201532315 CONTACT US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

粤ICP备2025361078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545454545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