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地位日益凸显。如何将数据资源转化为可计量、可交易、可融资的资产,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在这一背景下,“华鑫-鑫欣数据服务收费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简称“华鑫-鑫欣数据资产ABS”)作为国内首单以数据资产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于2023年成功获批并发行,标志着我国在数据资产资本化路径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该案例不仅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也为未来数据资产的金融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所谓ABS,即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打包,通过结构化设计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一种金融工具。传统ABS多基于不动产、应收账款、租赁债权等实物或债权类资产,而“华鑫-鑫欣”项目则创新性地将“数据服务收费权”作为底层资产,实现了从数据资源到资本市场的直接对接。该项目由华鑫证券担任计划管理人,底层资产为某大数据企业未来数年的数据处理与信息服务合同所产生的现金流,总规模达1.2亿元,期限3年,优先级证券获得AAA评级,显示出资本市场对该项目的高度认可。
这一案例的核心突破在于明确了数据资产的可证券化路径。长期以来,数据资产因确权难、估值难、流动性差等问题,难以进入主流金融体系。而“华鑫-鑫欣”项目通过三大机制破解了这些难题:一是合规确权,项目依托《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确保数据采集、处理、使用全过程合法合规,并通过第三方机构对数据资产的权属进行法律尽调;二是稳定现金流建模,底层数据服务合同均为长期协议,客户包括政府机构与大型企业,付款信用高,现金流可预测性强;三是风险隔离与增信措施,通过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V)实现破产隔离,并引入差额支付承诺、担保等增信手段,提升证券信用等级。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并未将原始数据本身作为资产出售,而是以“数据服务产生的未来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巧妙规避了数据所有权争议和隐私泄露风险。这种“轻资产、重服务”的模式,既符合当前监管导向,也体现了数据资产价值实现的合理边界。同时,项目还引入了独立的数据审计机构,定期对数据服务的执行情况、数据质量及系统安全性进行评估,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从宏观层面看,“华鑫-鑫欣”案例的成功落地,是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2022年,《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二十条”)明确提出要探索数据资产入表、推动数据资产金融创新。该ABS项目的推出,正是对政策导向的积极响应。它不仅为数据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降低了对传统抵押贷款的依赖,也引导市场重新认识数据的经济价值,推动形成“资源—资产—资本”的转化链条。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该案例仍处于探索初期,尚存在诸多挑战。例如,目前数据资产的估值缺乏统一标准,不同机构采用成本法、收益法或市场法得出的结果差异较大;再如,数据资产的生命周期较短,技术迭代快,可能影响长期现金流的稳定性;此外,跨区域、跨行业的数据合规要求不一,增加了资产证券化的复杂性。因此,未来需进一步完善数据产权制度、建立权威的数据资产评估体系、健全信息披露机制,才能推动数据资产ABS从“个案突破”走向“规模化发展”。
总体而言,“华鑫-鑫欣数据资产ABS”不仅是一次金融产品的创新,更是一场制度、技术与市场的协同试验。它揭示了一个趋势: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数据不再仅仅是技术系统的副产品,而正在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逐步成熟,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类似产品涌现,真正实现“让数据说话,让数据生钱”。而这一案例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也将为后续的制度设计和金融创新提供宝贵的参考坐标。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