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数字孪生与智能运控平台”技术方案与发展展望
2025-10-05

随着全球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机场作为综合交通枢纽的核心节点,正面临着日益复杂的运行环境与管理挑战。航班密度增加、旅客流量激增、突发事件频发等问题对机场运营效率和安全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数字孪生”技术与“智能运控平台”的融合应用成为推动智慧机场建设的关键路径。通过构建虚实映射、实时交互、智能决策的数字化系统,机场正在迈向更加高效、协同、安全的新阶段。

数字孪生技术,本质上是利用物理世界的数据,在虚拟空间中构建一个高度仿真的动态模型,实现对真实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监控与优化。在机场场景中,该技术通过集成物联网(IoT)、大数据、人工智能(AI)、三维建模与仿真等手段,将航站楼、跑道、停机坪、行李系统、地面服务车辆等关键设施与流程进行高精度建模,并持续接入来自雷达、CCTV、地勤调度系统、航班信息系统等多源异构数据,形成一个与现实同步演进的“虚拟机场”。这一虚拟镜像不仅能够实时反映当前运行状态,还能支持历史回溯、趋势预测与情景推演。

基于数字孪生底座的智能运控平台,则是实现机场协同决策与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引擎。传统机场运行控制中心(AOC)依赖人工经验与分散系统进行调度,信息孤岛严重,响应滞后。而智能运控平台通过打通各业务系统壁垒,整合航班计划、资源分配、气象信息、空管指令、旅客流线等数据,依托AI算法实现运行态势感知、异常预警与辅助决策。例如,在恶劣天气导致大面积延误时,系统可自动评估不同调度方案的影响,推荐最优的航班排序、登机口调整与地面保障资源配置,显著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个大型机场启动数字孪生与智能运控平台的试点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过构建“智慧大脑”,实现了对全场运行状态的可视化监控与智能分析;新加坡樟宜机场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优化旅客动线设计与商业布局;荷兰史基浦机场则借助AI驱动的运控系统提升了跑道利用率与航班准点率。这些实践表明,该技术不仅能提高运行效率,还能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助力机场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机场数字孪生与智能运控平台的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其一,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随着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的进步,平台将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与预测能力,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做出更精准的决策。同时,边缘计算的引入将缩短数据处理延迟,确保关键操作的实时性,如滑行路径动态规划、跑道侵入预警等。

其二,向全生命周期管理延伸。当前应用多集中于运行阶段,未来数字孪生将覆盖机场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全过程。例如,在新建航站楼设计阶段,可通过虚拟仿真测试不同布局对客流疏散效率的影响;在设备维护方面,结合预测性维护算法,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其三,推动跨区域、跨主体协同运行。未来的智慧机场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区域交通网络中的智能节点。通过与空管、航空公司、地面交通系统的数据共享与联动,数字孪生平台有望实现“空—地—轨”一体化协同调度,提升整个城市群的出行效率。例如,当航班延误时,系统可自动通知地铁延长运营时间或调度接驳巴士,为旅客提供无缝衔接的出行体验。

当然,技术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数据标准不统一、系统安全性要求高、初期投入成本大、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问题亟待解决。此外,如何平衡自动化与人工干预的关系,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仍能保持可控性,也是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总体而言,机场数字孪生与智能运控平台代表了民航数字化转型的前沿方向。它不仅是技术工具的升级,更是管理模式与思维方式的变革。随着5G、北斗导航、低轨卫星通信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一融合体系将不断演化,最终构建起一个感知全域、响应敏捷、决策智能的下一代智慧机场生态,为民航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5201532315 CONTACT US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

粤ICP备2025361078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545454545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