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低空空域数字孪生系统案例解析
2025-10-0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低空空域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苏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与低空经济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为应对日益复杂的低空飞行活动,提升空域利用效率与安全监管能力,苏州市率先构建了“低空空域数字孪生系统”,成为全国低空智能管理领域的标杆案例。

该系统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精度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5G通信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低空空域的全要素、全过程、全时段的数字化映射与动态仿真。系统覆盖苏州全域,重点服务于无人机物流配送、空中巡检、应急救援及城市空中交通(UAM)等新兴应用场景。

一、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

苏州低空空域数字孪生系统采用“感知—建模—决策—控制”四层架构。底层通过部署多源传感器网络,包括雷达、ADS-B接收站、无线电监测设备和高清摄像头,实时采集飞行器位置、速度、高度、航向等动态数据。同时,整合气象、地形、建筑、电磁环境等静态数据,构建高精度三维地理信息模型。

在建模层,系统利用数字孪生引擎将物理空域转化为虚拟空间,实现厘米级精度的三维可视化呈现。借助AI算法,系统可对飞行轨迹进行预测与冲突预警,并支持对复杂场景如高楼密集区、机场净空区、人口密集区的精细化模拟。

决策层则依托智能调度平台,结合空域使用需求、飞行计划申报、实时交通状态等因素,自动生成最优飞行路径与空域调配方案。系统还具备动态空域划设功能,可根据任务类型(如应急救援优先)灵活调整空域权限,实现“按需分配、动态释放”。

二、应用场景与实际成效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已支撑多个典型场景落地。例如,在工业园区的无人机物流配送中,系统可实时监控上百架无人机的运行状态,自动规避障碍物与禁飞区,确保配送过程安全高效。某物流企业接入系统后,其日均配送量提升30%,飞行事故率下降至零。

在城市管理方面,系统支持环保、城管、公安等部门开展常态化空中巡查。通过预设航线与AI图像识别技术,无人机可自动识别违建、污染排放、交通拥堵等问题,并将数据实时回传至指挥中心,大幅提升执法效率。

此外,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系统展现出强大的应急响应能力。2023年夏季,苏州某地突发山火,消防部门迅速调用搭载红外设备的无人机进入火场上空。数字孪生系统实时生成热力图,辅助指挥员判断火势蔓延方向,并规划最佳灭火路径,为扑救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

三、制度创新与协同机制

技术突破之外,苏州在制度层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市政府牵头成立低空空域管理联席会议机制,统筹民航、公安、交通、应急管理等多部门资源,推动建立统一的低空飞行服务标准与监管体系。系统对接国家无人机综合监管平台,实现飞行计划“一网通办”、数据“一平台共享”。

同时,苏州出台《低空空域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空域分类、飞行审批流程、责任主体与处罚措施,为数字孪生系统的合法运行提供制度保障。企业可通过政务平台提交飞行申请,系统自动审核合规性并反馈结果,平均审批时间由原来的3天缩短至1小时内。

四、未来展望

苏州低空空域数字孪生系统的成功实践,不仅提升了城市空中治理能力,也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苏州计划进一步拓展系统功能,探索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数据互联与空域协同,构建区域一体化的低空智控网络。

同时,随着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的成熟,城市空中交通将成为现实。苏州正规划建设首批 vertiport(垂直起降场),并与数字孪生系统深度融合,实现载人飞行器的智能调度与安全保障。

可以预见,低空空域不再只是“天空”,而是一个可感知、可计算、可管理的智能空间。苏州的探索表明,数字孪生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在科技与制度双轮驱动下,低空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15201532315 CONTACT US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

粤ICP备2025361078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545454545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