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实景三维+北斗"服务案例解析
2025-10-05

近年来,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交通管理、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湖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积极探索“实景三维+北斗”技术融合应用,形成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服务案例,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实景三维技术通过倾斜摄影、激光雷达、无人机航测等手段,构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城市三维模型,真实还原地表地貌与建筑物形态,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数字化表达。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则以其高精度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能力,为各类空间信息应用提供精准的位置基准。将两者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水平,更增强了动态感知与智能决策能力。

在长沙市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实景三维+北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运行管理。以城市内涝防治为例,长沙市政府依托实景三维平台构建了覆盖主城区的三维排水管网模型,并结合北斗高精度定位终端实时采集降雨量、水位、流速等数据。当强降雨来临时,系统可快速模拟积水范围与影响区域,辅助应急指挥中心制定疏散路线与排涝方案。2023年汛期,该系统成功预警多起潜在内涝风险,显著提升了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在交通运输领域,湖南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利用“实景三维+北斗”技术实现了对重点路段的全天候动态监管。通过在桥梁、隧道、边坡等关键设施上部署北斗形变监测设备,并将其位置信息精准嵌入实景三维模型,管理人员可在虚拟环境中直观查看结构物的微小位移变化。一旦监测数据超过阈值,系统自动触发预警并推送至养护单位。这种“可视+可感+可判”的管理模式,大幅提高了基础设施运维效率,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此外,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借助“实景三维+北斗”技术开展了违法用地与矿山开采的智能巡查。传统巡查方式依赖人工踏勘,效率低且易遗漏。如今,通过定期获取卫星遥感与无人机航拍数据,更新实景三维底图,并结合北斗定位的执法终端记录,系统可自动比对历史影像,识别出新增建筑、非法采砂点等异常图斑。执法人员接收到系统派发的任务后,可通过移动端导航直达现场,实现“发现—核查—处置”闭环管理。该模式已在娄底、郴州等地试点推广,违法用地查处效率提升6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还将在应急管理领域深化“实景三维+北斗”的协同应用。例如,在森林火灾防控中,通过布设北斗定位的林火监测站,并将火情热点位置实时叠加至山区实景三维模型,指挥人员可迅速掌握火势蔓延趋势、评估周边居民点与生态敏感区风险等级,科学调度救援力量。同时,救援队伍携带北斗手持终端进入火场,其位置轨迹可在三维场景中动态显示,极大提升了指挥调度的精准性与安全性。

从技术角度看,“实景三维+北斗”融合的核心优势在于实现了“空间位置精确化”与“环境形态可视化”的统一。北斗提供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空间基准,确保各类传感器数据在统一坐标系下精准对齐;实景三维则构建了一个沉浸式、可交互的数字孪生环境,使复杂的空间关系与动态过程得以直观呈现。两者的结合,打破了传统二维地图的信息局限,推动地理信息服务由“静态展示”向“动态推演”转变。

展望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融入,湖南将继续拓展“实景三维+北斗”的应用场景。例如,在智慧园区管理中实现无人车自动巡检,在农业领域开展精准施肥与病虫害监测,在文化旅游中打造沉浸式导览体验。同时,省级统筹的实景三维数据库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形成覆盖全省的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体系。

可以预见,“实景三维+北斗”不仅是湖南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也将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范式。在科技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湖南正以扎实的技术积累与创新实践,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智慧发展之路。

15201532315 CONTACT US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

粤ICP备2025361078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545454545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