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推动下,能源结构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为当前能源领域的重要课题。庆阳作为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积极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逐步构建起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多能互补、协同优化的现代能源体系。这一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区域能源利用效率,也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源网荷储一体化,是指将电源侧(源)、电网侧(网)、负荷侧(荷)和储能系统(储)进行统筹规划、协同运行的一种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庆阳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以及传统化石能源基础,结合区域电网特点和产业用电需求,率先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行机制和发展优势。
首先,庆阳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该地区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超过2500小时,风能资源稳定,具备大规模开发风电、光伏项目的自然条件。同时,庆阳拥有长庆油田等大型能源企业,油气资源丰富,为多能互补提供了坚实支撑。在此基础上,庆阳积极推进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实现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协同发展。例如,在环县、华池等地建设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建设了电化学储能和抽水蓄能设施,显著提升了新能源并网的稳定性和调度灵活性。
其次,庆阳在电网基础设施方面持续投入,构建了坚强智能的区域电网体系。通过升级改造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提升变电站智能化水平,实现了对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精准监控与调控。同时,庆阳积极接入省级主干电网,并借助数字化调度平台,实现源网荷储各环节的信息互通与协同控制。这种“物理+数字”双网融合的架构,使得电力系统具备更强的调节能力和抗扰动能力,能够在新能源出力波动时快速响应,保障供电可靠性。
再者,庆阳注重负荷侧管理与用户参与,推动能源消费方式变革。在工业园区、数据中心、公共建筑等领域推广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实施分时电价、需求响应等市场化机制,引导用户合理调整用电行为。例如,在庆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家企业已接入虚拟电厂平台,通过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和可控负荷,参与电网调峰调频服务,既降低了用电成本,又增强了电网调节能力。这种“用户即资源”的理念,极大拓展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资源池。
储能系统的规模化应用是庆阳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关键支撑。目前,庆阳已建成多个百兆瓦级电化学储能项目,并积极探索氢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新技术试点。储能系统在平抑新能源波动、提供备用容量、延缓电网扩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冬季供暖期和夏季用电高峰期间,储能系统能够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提升整体能源系统的安全裕度。
此外,庆阳还注重政策引导与机制创新。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财政补贴、绿色金融支持等。同时,推动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市场交易机制,鼓励发电企业、电网公司、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共同参与电力市场,形成良性互动的生态体系。
从实际成效看,庆阳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已显现出显著优势。一是提高了新能源消纳比例,2023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40%,较五年前提升近20个百分点;二是增强了电力系统韧性,全年供电可靠率保持在99.9%以上;三是降低了综合用能成本,部分园区用户平均电价下降10%以上;四是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新能源装备制造、储能技术应用等相关产业链集聚。
展望未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庆阳将继续深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实践,探索“风光氢储一体化”“零碳园区”等更高层次的发展形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完善和市场机制优化,庆阳有望打造成为西北地区能源革命的标杆城市,为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更多智慧与经验。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